>>分享IT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生活感悟,心得 书籍支持  卫琴直播  品书摘要  在线测试  资源下载  联系我们
发表一个新主题 开启一个新投票 回复文章 您是本文章第 26286 个阅读者 刷新本主题
 * 贴子主题:  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学习 回复文章 点赞(0)  收藏  
作者:flybird    发表时间:2020-01-12 15:17:45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学习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原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今天周末,和大家聊聊学习这件事情。

     在如今这个社会,我们的时间被各类 APP 撕的粉碎。

     刷知乎、刷微博、刷朋友圈;

     看论坛、看博客、看公号;

     等等形形色色的信息和知识获取方式一个都不错过。

     貌似学了很多,但是却感觉没什么用。

     要解决上面这些问题,首先要分清楚一点,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
  • 那什么是信息呢?
你一切听到的、看到的,都是信息,比如微博上的明星出轨、微信中的表情大战、抖音上的段子视频。
  • 那什么是知识呢?
就是指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规律、方法论。

     概念是什么很好理解,我们上学的时候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背概念。

     规律是事物背后的运行法则,例如当市场上某一种货物供应量减少后,就会导致价格的上升。

     方法论俗称【套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时候,有效的解决方案。

     信息有真假,有时效,而知识有积累、有迭代。我们要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时间复利

再说一个概念, 复利

     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比较多的应该是在银行存钱或者是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比如下图的银行复利增长曲线: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原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或者是下面这个公式:    

1.01^365 = 37.8

  • 1
  随公式还附赠一句鸡汤: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进步 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 38 倍。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鸡汤,但是却想不到有什么问题,对吧?

     反过来想一下这句话的前提,一个人都想要每天都能进步 1% ,这可能么?当然排除一些极端情况,对于看到我文章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每天会形形色色的事情去阻止我们进步这 1% ,比如:
  • 今天上班被领导批了,心情不好,不想学习了
  • 今天工作太忙了,下班后时间都比较晚了,想要休息了
  • 今天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了,玩的很开心
等等,然后我们看到身边优秀的人的时候:
  • 看到他们随随便便就考试考出来好成绩
  • 看到他们随手写的文章就是网络爆文
  • 看到他们对于某一项技术非常精通的时候
是不是会有一种无力感,好像他们平时和我们一样,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但是人家就是很厉害的样子。

     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感,要学习,要提高自己,开始看更多的信息,关注更多的学习圈子,焦虑感加重,负向循环开始了。

     但是,如果你肯相信 时间复利的效应,就不会焦虑。

     Why?

     你现在看到身边的人的成绩,看到他轻轻松松做到的事情,即使你拼尽全力也不可能做到。

     从一开始你就错了,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他们已经到达了这件事情的 复利拐点

     什么是复利拐点?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原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图中这个小人站的位置就是复利拐点,

     如果一个人到达复利拐点(图中小人站的地方),那他的收益,会急剧增长,可能比之前所有时间的收益总和还要多。

     这里的收益可以是钱,是能力,是认知。

   知识

上面我们介绍了如何区分信息和知识,这里再分享一个个人理解,有效知识。

     判断一个知识是否有效,就要看这个知识和你之前的已有的知识是否能产生联系。

     如果可以产生联系,那么你对这个新的知识理解速度会非常的快。

     就好比编程语言,小编的本职工作是一名 Java 软件工程师,但是当小编去学习 Python 的相关基础知识的时候,速度是非常快的,用旁人的视角看起来就好像小编的学习效率非常的高效。

     当然,我们不可能只学习和自己已有知识相关方向的知识,可能会接触一些完全陌生的领域,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还能保持效率较高的学习?

     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所有的知识都是一个点一个点的,好像是散落在沙子里的石头,中间是毫无关联的,这个时间段的学习是非常痛苦的,小编一般称为原始积累阶段。

     很多人在原始积累的阶段因为过程过于痛苦,就慢慢的放弃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原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在痛苦的原始积累阶段,很多时候看不到尽头,之前的学习感觉都学过,但是仔细一想,又好像什么都没学。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工具去加强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加深自己的记忆——思维导图。

     这个工具小编也经常在用的,比如很多人可能都见过我的公众号上小编自己整理的 Java 进阶相关的思维导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原图
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当学习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每当一些基础的概念能产生联系的时候,就可以去画这么一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能让我们更清晰直观的理解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长时间的原始积累太过痛苦怎么办?

     这个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学习,当我们无法取得一些成果的时候,对兴趣和自信的打击都会非常的大。

     首先在做这件事情之前,你需要为自己找到足够开始这件事情的理由,也就是要有强大的内驱力。

     就好比考研这件事情,如果是身边的人要考,所以你也要考,那么我觉得你到底要不要考研这件事情值得再思考一下。

     但如果是说你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想要获得更高的起点,那么,我觉得这个事儿十有八九你是能坚持下去的。

     好比学习 Python ,好像身边的人都在学,那我也要了解一下,和那种我想要学 Python 来换一份工作,摆脱目前的工作状态,获取更高的薪水。

     大家可能看着没什么感觉,但是想一想,自己的人生中,到底有没有过坚持某一件事情,并最终获得了一个还不错的结果,最后收获的这份快感,是不是无与伦比的。

     当然,除了强大的内驱力以外,小编还可以友情提供一点小技巧。

     获取阶段性的正向反馈。

     如果一件事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那么再大的内驱力也可能会被时间的流逝给磨平了。

     静静思考下放弃的原因,没有获得成就感。

     还是拿考研举例子,一般考研需要准备大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很多人都坚持不过半年时间就放弃掉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看不到成效,看不到曙光。但是高三的高考很多人还是能坚持下来的,为什么?

     因为高三有月考啊,每次月考完,都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水平提升了多少,自己一个月的努力是没有白费的,自己一个月的努力是真真实实的化成了卷子上的分数。

     所以,做一件需要长时间奋战的事情,最好能提前为自己设定一些阶段性的成果检验方式。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里小编其实也没资格谈这件事情,因为小编本身的时间管理也做的并不好,小编也是人,加完班也会感觉到累,回到家也会只想着休息,人非圣贤,对吧。

     还是分享一些经验吧。

     尝试将自己一天做的事情和耗费的时间列一个表格出来(小编之前列举过,时间有些久远,找不到了,这里就不放图了)。

     当这个表格列出来以后,不管多么自律的人,肯定会发现,一天之中,有相当部分的时间是被浪费掉的,比如刷朋友圈,刷抖音,刷微博。

     在生活中,肯定会经常性的出现这样事情。

     “再玩5分钟手机就睡觉!”

     结果12点了还在玩手机。

     周末早晨起来,“先玩一局游戏,在做xxx”。

     结果就是玩到了下午。

     相信我,那些堕落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堕落的。
  他们只是在被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给诱惑到了,因为现在的社会,各个 APP 在掏空了心思去抢占用户的留存时长,它们费劲心力的去讨好用户,让用户用最简单最不需要付出的方式去获得这种毫无意义的低成本的快乐。
所以,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是做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当然,并不是要我们完全的放弃娱乐时间,这不可能,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是只要有电,就能工作,人也是需要休息的,记录时间只是为了让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eteor_93/article/details/103155477

程序猿的技术大观园:www.javathinker.net



[这个贴子最后由 sunshine 在 2020-01-13 11:59:28 重新编辑]
  Java面向对象编程-->集合(下)
  JavaWeb开发-->Web运作原理(Ⅲ)
  JSP与Hibernate开发-->立即检索和延迟检索策略
  Java网络编程-->用Spring整合CXF发布Web服务
  精通Spring-->Vue组件开发高级技术
  Vue3开发-->CSS过渡和动画
  如何确定自己做技术还是管理
  程序员认识,风雨十年-从大学到技术专家,我做了啥?
  爬虫到底违法吗?这位爬虫工程师给出了答案
  “亚麻加班,谷歌养老”, 同样是码农差距也太大了!
  职场终极密籍--记我的职业生涯
  华为副总裁辞职,给任正非写辞职信说了12点职场发展的感悟,...
  解密初、中、高级程序员的进化之路(前端)
  这几天做IT面试官的一点感悟
  一位程序猿从百度到华为的五年工作经验
  一个月薪12000的北京程序员的真实生活
  金三银四跳槽季,如何征服面试官,拿到Offer
  HR常见面试题汇总(上)
  一个印度程序员的生活领悟
  如何从码农晋升为码神
  Java工作招聘:中高级Java工程师(15K-20K),上海
  更多...
 IPIP: 已设置保密
楼主      
1页 1条记录 当前第1
发表一个新主题 开启一个新投票 回复文章


中文版权所有: JavaThinker技术网站 Copyright 2016-2026 沪ICP备16029593号-2
荟萃Java程序员智慧的结晶,分享交流Java前沿技术。  联系我们
如有技术文章涉及侵权,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